就在几天前,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降水是古代人们非常看重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节气名字中,有的是直接表示降水,比如雨水、谷雨,以及小雪、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此时,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网上说“鹃鸥”是寒号鸟,想起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寒号鸟》,那只在入冬前不做窝的寒号鸟每天都对自己说“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不知道不再鸣叫的它是不是冻死了在大雪这一天。
“春江水暖鸭先知”,那谁最先感知阳气渐起的物候呢?古人认为是老虎,因为此时它们开始有了求偶的想法。
植物界中,“荔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故事中的寒号鸟与现实中所称的寒号鸟完全不同。传说中的寒号鸟是一种小鸟,而现实中的寒号鸟是一种类似飞鼠的动物,学名“复齿鼯鼠”,体型似松鼠,前后肢间生有宽大多毛的飞膜,它们昼伏夜出,性情孤僻,喜欢安静。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这一纬度上的省份的人们,比如在湖南、湖北,腌腊肉是他们大雪时节要做的重要事情。鱼塘里的大鱼在之前已经被欢天喜地地捞上来了,家家户户在窗台、院落里吊起香肠、鸡、鸭、鱼、肉,等。
每个地方做腌肉的方法不尽相同。在湖北,人们把鱼、肉洗净,凉透,用盐和其他调料反复揉搓,直至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腌制四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挂起来展示自己的手艺了。
孩子们盼着这些鱼、肉从胖胖的模样早日风干成可以食用的美食。做好后,放点菜籽油,摘些蒜苗,大火香香地爆炒,就是过年的味道。
大雪之后,强冷空气和低温预警会成为常态,孩子们和老人家得穿多点儿。“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再过一段时间,北方的孩子可以在结了冰的湖面上玩耍了。南方的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湿冷”,于是“吃火锅”成为妈妈经常安排的节目。
前面说了,大雪之日未必下大雪。那如果下了大雪,该如何自处呢?看看古人,可以踏雪出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陆游);
可以赏梅观松——“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王安石);
可以呼朋唤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
古代由于物质条件并不好,吃饱穿暖、烤火饮酒的人毕竟是少数,人们对于天寒地冻常心生悲凉。
今天的我们,物质条件好了许多,但惆怅并未减弱。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马頔的《南山南》红遍大江南北。听者觉得悲伤,有人问起这里面是不是藏着故事。马頔答:“你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它就已经和我无关了,你掉的眼泪,才是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故事。”
如果你被自己的故事感动,你一定会懂这句歌词的意思:“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大雪饮食,进补要得当
大雪节气到来,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了,这个时候要注意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来补充营养、防止上火。到底大雪节气吃什么比较适宜呢?
莲藕
由于冬季天气干燥、饮食过热常造成人体燥热上火,莲藕能清热润燥,深受欢迎。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长时间炖莲藕,最好选用陶瓷或不锈钢的器皿,避免用铁锅,也尽量别用铁刀切莲藕,以避免其氧化变黑。
西葫芦
天冷时,人们容易饮食过量。美国巴斯帝尔大学研究发现,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身体发胖。西葫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因而可以防止冬日过量饮食。
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芦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汤吃。
荸荠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补水的季节,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多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具有滋补清热、通便解结的作用。
甘蔗含糖量高,应控制食用量,睡前不宜吃。
大雪养生有“七宜”
一宜保暖
冬属阴,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饮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四宜调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五宜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六宜粥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七宜早睡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什么好吃原创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mhc517.com/1096.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