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 (2017-01-30)  杂谈 |   抢沙发  114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节日简介】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小年朝开井日】

又叫“小年朝”。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有些地方,人们扫积尘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又路口.以示送穷。

是日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汉族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到了大年初三,旧习称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会去寺庙烧香拜佛,向佛祖祈求保佑。

【风俗禁忌】

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参照初一的忌讳。另外初三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汉族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民间传说】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汉族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民间故事】

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节日习俗】

1、赤狗日

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2、不外出拜年

因“赤口”,正月初三一般人们不会外出拜年,以此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3、安睡迟起

经历了除夕和初一的热闹不免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早睡迟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好好调理身体,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4、烧门神纸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5、老鼠娶亲

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6、谷子生日

正月初三俗称“谷子的生日”,一直流传于民间,在这天家家户户会祈年,且禁食米饭,不然来年会影响谷物收成。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7、小年朝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8、猪日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因此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9、东北—扫帚日

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10、山东—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11、甘肃,江浙—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12、闽南—竹竿舞

从初三开始,福建闽南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表达欢乐的心情。

过年习俗知多少:大年初三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什么好吃原创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mhc517.com/2445.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